#文心(12-1)?‍??‍?

民國二十二年春天,周樂華輟學了。

以前讀《文心》,總覺得第十八章是全書中最令人惋惜的一章,第十八章以後的故事充滿了遺憾,然而現在重讀《文心》,讀完第十八章,卻有不同的感覺。

回顧第十章周枚叔和盧先生的對話,盧先生說「枚翁當過多年的教員,在各處學堂裡一定很有交情吧?」,周枚叔並未否認這點,不過他向盧先生表示「當教師雖是一隻破碎的飯碗,但捧著這隻破碎的飯碗總比兩手空空好,我又何忍奪了人家的捧在自己手裡。

由此可見,周枚叔或許知道附近的學校會開出教員職缺,不過校方已經事先安排人選了,他不想靠盧先生替他臨時插隊,所以之後才會選擇前往距離較遠的四川,在當地中學任教。

再翻到第十四章,周樂華就讀的學校果然任用了一位國文教員,那位教員恰好是「本地國學會的幹事」,而周樂華和胡復初聊天時,又想起上半年「有人來邀我父親入會,不知我父親為著什麼竟沒有答應。

實在是非常巧合啊……

我記得同樣在第十四章,周樂華的母親曾告訴他「你爸爸常常說的,他從前進學堂不曾出過一文錢的學費,哪裡知道現在進學校要這樣一批一批地下本錢!且不要說將來能不能加利收還,我只希望每一次開學都付得出本錢。

周枚叔以前讀的免費學堂究竟是怎樣的制度呢?我查了一下,周枚叔就讀的學堂,八成是清朝末年設立,以中學為主,西學為輔的兩湖自強學堂。通過學堂入學考試者,學費全免,學習資源也由政府供應。相較之下,國學會「整頓」的學風確實遜色不少。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