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里三公」的「三公」,指的是宋代的包孝肅公(包拯)、明代的張蔡國公(張得勝),以及清代的李文忠公(李鴻章)。
包孝肅公和李文忠公的事蹟較為人所熟知,若非讀到這本書,我還不曉得歷史上曾經存在張蔡國公這位開國元勳。
我上網查了一下,關於張蔡國公的資料並不多,光是戰況描述就佔去大半篇幅。
除此之外,我又在網路上查到另一位與張蔡國公同名同姓的清代武將。奇怪的是,對照同治5年編修的《文宗皇帝御批實錄》、宣統13年編修的《德宗皇帝御批實錄》收錄的資料,部分內容和《韶州府志》、《翁源新江張氏族譜》有很大的出入。
中央政府的文件記錄那位福建省建寧鎮總兵官張得勝是在光緒11年「病逝於建寧鎮總兵府」,《翁源縣新江蓑衣坑張氏族譜》記載的卻是「張得勝,崖州協鎮,陣亡」。福建省建寧鎮總兵官張得勝擔任崖州協鎮是咸豐元年以前的事情,如果他當時就「陣亡」了,後來一路升升降降當到福建省建寧鎮總兵官加提督銜的張得勝又是誰呢?
《翁源縣新江蓑衣坑張氏族譜》和《韶州府志》都只記錄張得勝擔任「崖州協鎮」這個職位。為什麼地方政府的文書會略去「崖州協鎮」以外的其他職位不提?為什麼族譜要把還活著的族人視為「陣亡」?《穆宗皇帝實錄》中關於張得勝的部分為什麼突然變少?
我偶然發現《荊州府志》提及韶州某任知府額哲克,當中有幾句意思頗微妙:「韶舊有賓興費以軍務挪用,應試者裹足不前,爲請於大府撥庫六千金交商生息,就試遂多。」
賓興費本來主要用來資助參加科考的貧寒學子,結果被挪為軍用,所謂的軍用,我不確定是否因此偏重培育武生員,但是內憂外患、頻繁征戰確實會對地方文教發展產生諸多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