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燕歌行>,籤詩也曾引用與李廣有關的典故。
李廣是怎樣的將軍呢?我稍微查了一下,沒想到李廣最後竟是自刎離世的。
如果換個角度,用李廣的立場重讀「男兒本是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這幾句,感覺瞬間變得很不一樣。
根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嘗從行,有所衝陷折關及格猛獸,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李廣早年擔任武騎常侍,時常護衛漢文帝出行,周圍的的危險不只敵人,還有「猛獸」,他早就養成為了確保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必須將自己的生命置於天子之後的習慣。
但是為什麼漢文帝肯定李廣表現時,又嘆「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不厚賞李廣?
我猜有兩種可能。首先,李廣雖然立過戰功,但是資歷還淺,目前受封的職務已經位於他所能獲得的最高級別;其次,漢文帝時期相較於漢高祖時期更加安定,萬戶侯的門檻因此提高了。
李廣的戰功迅速在漢景帝時期累積起來,但是他的努力程度也開始令人擔心。《史記.李將軍列傳》提到兩件事:「孝景初立,廣為隴西都尉,徙為騎郎將。吳楚軍時,廣為驍騎都尉,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廣將軍印,還,賞不行。徙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戰。典屬國公孫昆邪為上泣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於是乃徙為上郡太守。」
梁王劉武,是漢景帝的嫡弟。
七國之亂平定,返朝之前,李廣私接梁王授予的「將軍印」,形同僭越漢景帝授予周亞夫的兵權,事後李廣兵權失效,沒有額外懲罰,不過周亞夫也維持原職,過了五年才陞為丞相。
忠君愛國的李廣為什麼要私接梁王授予的將印呢?
根據《史記.梁孝王世家》記載,七國之亂發生前,「二十五年,復入朝。是時上未置太子也。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太后亦然。」
梁王未必真有僭漢景帝之心,然而儲君之位對他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足以讓他認真起來的肯定。七國之亂發生前,梁王認為,漢景帝在「燕飲」時說了以後要傳位給他,只是玩笑話;七國之亂發生,「千秋萬歲後傳於王」,恐怕就不一定是玩笑話了。
我猜,李廣當初可能覺得既然漢景帝信任梁王,梁王的意思大概就近似於漢景帝的意思,所以兵權是朝廷打算提前給他的,便没有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