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商隱的出生年份,有兩種說法,一為唐憲宗元和七年,一為唐憲宗元和八年。
無論哪種說法為真,可以確定的是,裴度、韓愈、李愬平定淮西的時候,李商隱還只是個幼童,等他長大考取進士的時候,已經是唐文宗(唐憲宗之孫)開成二年的事了。
過去未能親睹韓碑風采,李商隱後來是否曾藉由特殊管道取得碑文拓本或抄本呢?
我猜,李商隱寫<韓碑>時,可能是耳聞平淮西碑有另外一個版本,但是一直無緣得見碑文內容,更別說加以推廣了,所以才會於結尾處感嘆「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嗚呼聖皇及聖相,相與烜赫流淳熙。公之斯文不示後,曷與三五相攀追?願書萬本誦萬遍,口角流沫右手胝;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其實韓愈版的碑文應該還在,但是礙於政治因素太敏感,大概只能封存在宮中。李商隱考取進士後,成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之後才入朝擔任校書郎。處於一個陣營對立遠比唐憲宗時期激烈許多的政治環境,李商隱寫出這樣一首立場鮮明的詩,也許需要很大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