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首詩-張九齡<感遇>其三

這首詩和前兩首比起來,句意明顯更難懂,我讀了很多很多遍,仍無法確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完整。

幽人」的「」和「」是正常的,但是「」這個行為就特別了:「幽人」在回來獨處以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猜他是想找可以「慰吾誠」的事物,不過,他需要的應該不是某種環境,而是「(其)至精」而來的人,因為適合的環境已經有了,只是如此人跡稀少的地方,缺乏一個足以認識知音的管道,分享不出、交流不了的感受就此變成單向的「滯慮」。

幽人」只好把「滯慮」告訴「高鳥」,期待牠替自己把訊息傳達給有緣者。

結果鳥飛走了,許久都沒帶人來。

為什麼會這樣?大概是「飛沉理自隔」吧,鳥和魚非同類,當然不適合一起生活,所以接下來最實際的做法,便是停止等待足以「慰吾誠」的對象現身,轉而思考如何支持自己。

此時「幽人」面臨兩個選擇:走入人群,或者維持獨處。

經過考量以後,「幽人」決定安於寂寞,繼續當「幽人」,既然鳥在高處找了半天,還找不到值得介紹的知音,倘若自己又再跑進去重找一次,豈不虛擲時光?

關於「飛沉」,我覺得《文選.陸機.悲哉行》裡的「寤寐多遠念,緬然若飛沉」,似乎跟這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