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大概是公認的理想休憩地點,不少文人,包括王維的好友孟浩然、丘為和綦毋潛,都曾經以若耶溪為主題作詩填詞。
大家如此喜歡造訪若耶溪,看來在那裡應該很容易巧遇熟人吧。
仔細讀遍這首<春泛若耶溪>,發現內容儘管提到溪水、花、山、森林,卻幾乎沒有關於色彩的描述,我猜可能是因為現在已入夜(夜空中看得到月亮和星星),外加四周有霧,披在低處景物上,使景物顯得若隱若現。
「飛溶溶」的霧氣感覺真是恰到好處,要是再厚再濃一點,就會影響四周能見度,不適合放任「晚風吹行舟」了。不過,為什麼綦毋潛會在結尾突然話鋒一轉,提及「生事且瀰漫」?他是不是也注意到霧氣開始變化了呢?
綦毋潛正面臨某項生涯抉擇:「生事」之霧有增無減,該當泛舟客,還是持竿叟?
結果,安史之亂爆發後,綦毋潛果真選擇避居,當個持竿叟。與此同時,王維由於慢一步下舟,還得撐著,額外再過幾年身不由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