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帝時有人>、<漢司徒崔烈>都是和椽吏有關的笑話。
徵辟用人制度始於漢武帝,到了東漢時期,中央公府、地方州郡長官辟召更加盛行,如果幸運獲選成為丞相屬官,未來陞遷速度將比其他人快上許多。
從好的方面來看,起初辟召門檻不高,原則上無論家世,只要是賢良方正者都有機會受到推薦。然而,東漢末年一首<桓靈時童謠>,卻清楚點出徵辟制度衍生的盲點:「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桓帝時有人>描述的正是「舉秀才,不知書」的窘境。
這位椽吏連最基本的「奏記文」也寫不出來,主管教他參考葛龔寫的格式,他拿了範例不僅直接照抄內容,甚至還把葛龔的署名也抄進去,難怪主管看了會「大驚」。
但是我讀到「府公大驚」,也感到「大驚」,府公怎麼會在不知道椽吏語文程度欠佳的情況下仍然聘用他呢?顯然椽吏背後的推薦人身分來頭不小啊……
巧合的是,<漢司徒崔烈>這件事也發生在東漢末年。
崔烈是漢靈帝時代的司徒,根據《後漢書》記載,此司徒之位乃用五百萬錢購得,而且漢靈帝事後竟然還覺得「悔不小靳,可至千萬」,認為該出價一千萬錢才划算。
<漢司徒崔烈>沒有提到崔烈對於鮑堅的行為有什麼反應,我想崔烈或許根本不在乎鮑堅懂不懂禮儀,反正椽吏的位子鮑堅買得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