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章結尾,蔡崇仁使用「平交道」和「十字路口」來比喻人生的「抉擇」,第三章的內容有點像是在揭示蔡崇仁想法(「如果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抉擇的只是平交道而不是十字路口就好了」)背後的源頭。
比起第十章,第三章或許更重要,當中提及的許多事件,對蔡崇仁可說是影響深遠,促使他因此成為一個「想盡辦法讓自己跟別人一樣的人」。
蔡崇仁究竟是如何做到「讓自己跟別人一樣」呢?很簡單,只要先「封印」所有的好奇心和創意,避免懷疑、挑戰「所有問題的答案」,最後再與大家「口徑一致」,就能得到他自認的「放心與安全」。
把「跟別人不一樣」和「怪異」畫上等號,久而久之,蔡崇仁逐漸忘記自己是誰,凡事總是依循標準範本以維持「放心與安全」,然而「不知道」的東西隨年齡增長越來越多,他卻未必每次都能找到標準範本,尤其是關於感情的問題。
其實蔡崇仁往往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只不過他誤解了獨立判斷的精神,否定自己的感受,揣測別人的心思當作自己的,猜不到便直接放棄,不敢深入溝通,習慣顧左右而言他。直到林明菁和方荃都知道蔡崇仁不快樂了,蔡崇仁卻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