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首詩(partfour)-白居易<琵琶行>

彈琵琶者自述「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由此推測,她可能是樂戶出身。

根據《新唐書•禮樂志十二》記載:「又分樂為二部:堂下立奏,謂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太常閱坐部,不可教者隸立部,又不可教者,乃習雅樂。」,唐玄宗將坐部伎分成讌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六部,讌樂部本身又細分成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四部,我猜彈琵琶者年少時大概是景雲樂部的成員。

白居易生於唐代宗大歷七年,約莫是安史之亂爆發十幾年後的事,假設安史之亂爆發時,彈琵琶者只有十五、六歲,那麼她至少大白居易三十歲,而白居易寫<琵琶行>的時候已經四十五歲了……

莫非彈琵琶者是高齡七十來歲的老婆婆?

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詩(<立部伎>)揭露雅樂評鑑分級制度的弊端,他提到「坐部退為立部伎,擊鼓吹笛和雜戲。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樂懸操雅音。雅音替壞一至此,長令爾輩調宮徵。圓丘后土郊祀時,言將此樂感神祗。欲望鳳來百獸舞,何異北轅將適楚。工師愚賤安足云,太常三卿爾何人。」,感嘆當今被分派演奏雅樂的都是坐部、立部淘汰不用的人選,程度低落到幾乎像音癡,以這樣糟糕的技法在宗教活動中演奏,完全不通,與敬神的本意背道而馳,不曉得主管機關太常寺怎麼會把重要的文化工作管理得如此混亂。

安史之亂後,立部先出現人才荒,漸漸地坐部程度也大不如前。多數高手因戰亂流落民間,白居易從雅樂成員素質低落,窺見藝術專業人才傳承中斷的徵兆。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